铁铃关介绍:
江苏苏州铁铃关,枕大运河,位于枫桥旁,易守难攻,故又称枫桥敌楼。明嘉靖三十六年(公元1557年)为抵御倭寇兴建的。与此同建的敌楼还有两处分别为葑门敌楼和木渎敌楼。葑门敌楼已被战乱废毁,木渎敌楼所剩残基历史上曾保留,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被拆除。因此,铁铃关是苏州唯一保存较为完整的抗倭关楼遗迹,不仅是具有观赏价值,更是具有较高的军事研究价值。
铁铃关平面作长方形,以条石垒基,城砖砌墙,中辟拱门,上有关楼。楼壁列孔,用作瞭望巡视,加强戒备和发射矢石铳炮。而在楼下派有团营重兵驻守,并设关隘,检查来往行人和船只。《民国吴县志》载:“方广周十三丈有奇,高三丈六尺有奇,下垒石为基,四面为砖,中为三层,上覆以瓦,旁置多孔,发矢石铳炮”。从而与关前的河道、桥梁构成一道扼守苏州城西的重要军事屏障。
清道光九年(公元1892年),关楼重修,次年,江苏巡抚陶澍将其改建为文昌阁,以昌文运。及至民国,阁已倾颓,惟余砖石、拱门、城墙而已,正所谓“烟水苍茫,四顾萧然”。1949年4月27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9军85师、86师在枫桥打响了解放苏州城的第一枪,在击溃了枫桥、铁铃关一线的国民党军守敌后,进入苏州城区,宣告古城苏州解放。
现在铁铃关上的楼阁是1987年重建的,但下部基台仍是明清故物。下层为进入关口通道,兼部分文物遗迹展厅。上楼阁为抗倭史料展室,进门中央有一威武英俊的蜡制塑像,即抗倭名将任环将军。嘉靖皇帝令地方官吏建祠,春秋两祭,以褒忠烈。现铁铃关展室内有皇帝谕祭碑文,关内陈列文徵明赞任环将军诗,《苏州抗倭名士录》(共15名)及兵备副使任环著《山海漫谈》文集选,汇集有奏折、诗文等,其中载有在苏州抗倭历史的珍贵资料。另展明朝抗倭时曾用的兵器火龙出水、战车、一窝蜂(今火箭炮雏形)、神鸦火箭、攻城云梯和火铳等。
铁岭关交通指南:
乘公交33、44、301、307、游3路到何山桥下,步行上桥后沿匝道至寒山寺;或公交9、10、45、游3路到来凤桥下,沿枫桥路步行10分钟到。
©2005-至今 中航国旅官网 粤ICP备0501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