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服务电话:020-62833333    固话拨打免费:8007166666
首页 > 目的地指南 > 中国旅游信息 > 四川 > 阿坝 > 文章介绍
旅游产品限时抢购

九寨沟美食攻略

更新日期:2018-07-30       来源:中航国旅官网

九寨沟美食攻略:


一、青稞酒

  青稞酒,藏语叫做“羌”,是用西藏本地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藏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青稞酒的酿造方法和过程是这样“首先把青稞洗净,注意不能让青稞在水里洗的时间过长。然后倒进锅里,放入多于青稞容量三分之二的水煮。当铞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完了,火就不能烧得过旺,边煮边用木棍把青稞上下翻动,以便锅中的青稞全部熟透,并随时用手指捏一下青稞粒儿,如还捏不烂,再加上一点水继续煮。等到八成熟时,把锅拿下来,凉上20-30分钟的时间,这时锅中的水已被青稞吸收干了,趁青稞温热时,摊开在已铺好的干净布上,然后就在上面撒匀酒曲。撒曲时,如果青稞太烫,则会使青稞酒变苦,如果太凉了,青稞就发酵不好。撒完酒曲之后,再把青稞酒装在锅里,用棉被等保暖的东西包起来放好。在夏天,两夜之后就发酵,冬天则三天以后才发酵。如果温度适宜,一般只过一夜就会闻到酒味儿。假如一天后还没有闻到酒味儿,就说明发酵时温度不够,应在一个瓶子中装上开水,放在锅上的东西,要使已经发酵的青稞冷却。这样才能使青稞酒更甜。然后把它装入过滤青稞酒的陶制容器中。如果要马上用酒,就要加水,等泡四个小时后就可以过滤。

  如果不急用,就把锅口和滤嘴封起来,需要时随即可以加水。头一锅水应加到比发酵青稞高两寸,第二、第三锅水应加到和发酵青稞一样高。封上锅口的酒,劲儿大,所以三锅酒中去。

  藏族人民在敬酒、喝酒时也有不少规矩。在逢年过节等喜庆日子饮酒时,如有条件,应采用银制的酒壶、酒杯。此外应在壶嘴上和杯口边上粘一小点酥油,这叫“嘎尔坚”,意思是洁白的装饰。主人向客人敬头一杯酒时,客人应瘵起杯子,用右手无名指尖沾上一点青稞酒,对空弹洒。同样的动作做完三下之后,主人就向你敬“三口一杯”酒。三口一杯是连续喝三口,每喝一口,主人就给你添上一次酒,当添完第三次酒时客人就要把这杯酒喝干。

  另外,主人招待完饭菜之后,要给每个客人逐个儿敬一大碗酒,只发是能喝酒的客人都不能谢绝喝这碗酒,开花否则,主人会罚你两大碗。饭后饮的这杯酒,叫作“饭后银碗酒”。按理说,敬这碗酒时,应该需要一个银制的大酒碗,但一般也可用漂亮的大瓷碗代替。

  唱祝酒歌也是藏族人民最有意义的普遍习俗。藏族有一句笑话:“喝酒不唱祝酒歌,便是驴子喝水。”谁来敬酒,谁就唱歌。大家常爱唱的歌词大意是:“今天我们欢聚一堂,但愿我们长久相聚。团结起来的人们呀,祝愿大家消病免灾!”祝酒歌词也可由敬酒的人随兴编唱。唱完祝酒歌,喝酒的人必须一饮而尽。


二、银碗和青稞酒

  藏族人非常好客,爱用银碗盛青稞酒招待客人。每当客人光临或要告辞时,主妇总是用银碗盛上上等醇香的青稞酒让客人连饮三口或三口后干杯,以表示对客人友谊像银子那样纯洁和珍贵,像青稞酒那样的香甜使你回味。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着主人对客人的尊敬和表示主人的富有。我国其他少数民族也有用银碗给客人盛食品的习惯,如蒙古族用银碗给客人盛奶茶、土族用银碗盛白酒等等。有趣的是,银碗竟像是有什么魔术似的,青稞酒放在碗里面,更显得清亮,放的时间长也不会变酸,它的保存时间会比其它餐具盛青稞酒要长得多。有时将青稞酒在银碗里放上一个多月,饮用后也照样不会闹肚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一般人都认为,银子是不会溶解于水的,可事实上,水和银“会面”以后,经不起水的热情“邀请”,总会有微量的银进入水中,成为银离子。银离子的杀菌性能强烈到如此的程度,每1公斤水中只要有一千亿分之二克离子的银,就足以叫所有的细菌一命呜呼了。青稞酒本来就度数不高,一般在10-18度之间,加之用生水过滤,杂菌很多,有时喝了放的时间长一点的青稞酒会有胀肚的情况。而用银碗盛酒稍等片刻后饮用,银离子就会杀灭杂菌,没有细菌的“兴风作浪”,食用的青稞酒就不会变质了。

  银离子的强烈杀菌作用,有时还被用于饮水消毒和外科方面


三、喝酥油茶

  从牛、羊奶中提炼出来的酥油是每个藏族人每日不可缺少的食品。


  牧民提炼酥油的传统方法比较特殊.先将奶汁加热,然后倒入一种叫做“雪董”的大木桶里(高4尺、直径l尺左右),用力上下抽打,来回数百次,搅得油水分离,上面浮起一层湖黄色的脂肪质,把它舀起来,灌进皮口袋,冷却了便成酥油。一般来说,一头母牛每天可产四五斤奶,每百斤奶可提取五六斤酥油。

  酥油有多种吃法,主要是打酥油茶喝,也可放入糍粑调和着吃。逢年过节炸果子,也要用到酥油。

  酥油茶是藏族群众每日必备的饮品。是西藏高原生活的必需。寒冷的时候可以驱寒;吃肉的时候可以去腻;饥饿的时候可以充饥;困乏的时候可以解乏;瞌睡的时候,还可以清醒头脑。茶叶中含有维生素,可以减轻高原缺少蔬菜带来的损害。茶叶不仅仅作为饮料存在,它还被当作圣物,与经书、珠宝一道,装进每一尊新塑成的佛像体内,并经活佛加持开光,这尊佛像才有灵气。藏民家的积福箱里,收藏着此家历代能够得到的神圣物品,其中最重要的一件就是茶叶。


  制作酥油茶时.先将茶叶或砖茶用水久熬成浓汁,再把茶水倒入酥油茶桶,再放入酥油和食盐,用力将茶桶上下来回抽几十下,搅得油茶交融,然后倒进锅里加热,便成了喷香可口的酥油茶了。

主客之间的交谈,往往从茶字开始。喝酥油茶有一套程序

1、客人被让坐到藏式方桌边时,主人便拿过一只木碗(或茶杯)放到客人面前。

2、主人或主妇提起酥油茶壶摇晃几下,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倒茶时,茶壶要轻轻摇晃几次,使茶油匀称,壶底不能高过桌面,以示对客人的尊重。刚倒下的酥油茶,客人不马上喝,先和主人聊天。

3、主人再次提过酥油茶壶站到客人面前时,客人端起碗来,用无名指沾茶少许,弹洒三次,奉献给神、龙和地灵。在酥油碗里轻轻地吹一圈,将浮在茶上的油花吹开,然后呷上一口,并赞美道:“这酥油茶打得真好,油和茶分都分不开。”饮茶不能太急太快,不能一饮到底,留一半左右,等主人添上再喝。

4、客人把碗放回桌上,主人再给添满。就这样,边喝边添,一般以喝三碗为吉利,不一日喝完。

注意
  热情的主人总会将客人的茶碗添满。如果你不想再喝,就不要动它;假如喝了一半,不想再喝了,主人把碗添满,你就摆着。客人准备告辞时,可以连着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里要留点漂油花的茶底。


四、糌粑

  糌粑是藏族的主食。藏族人一日三餐都有糌粑。糌粑,名宇听起来新鲜,实际上就是青棵炒面。它是青稞麦炒熟、磨细、不过筛的炒面,与我国北方的炒面有点相似,但北方的炒面是先磨后炒,而西藏的糌粑却是先炒后磨,不除皮。


  吃糌粑时,碗里放上一些酥油,冲人茶水,添上炒面,用手搅拌。拌时,先用中指将炒面向碗底轻捣,以免茶水溢出碗外;然后转动着碗,并用手指紧贴碗边把炒面压人茶水中;待炒面、茶水和酥油拌匀,能用手捏成团,就可以进食了。食时用手不断在碗里搅捏,揉合成团,用手往嘴里送。藏族群众吃饭――般不用筷子、勺子,只用手抓。这种吃饭方式和印度人相似,印度人吃米饭也用手抓,叫做抓饭。

  由于糌粑吃法简单,携带方便,很适合游牧生活。牧民们出远门时腰间总要挂一个糌粑口袋,饿了,就从口袋里抓把糌粑吃。有时,他们从怀里掏出个木碗,装些糌粑,倒点酥油茶,加点盐,搅拌几下,抓起来就吃。有时,边吃糌粑,边喝酥油茶。有时,把糌粑倒进一个叫“唐古”的皮口袋里,再加入酥油茶,一手抓住袋子的口,一手隔袋抓捏,一会儿,喷香的糌粑便可入口了。

  藏族过藏历年时,家家都要在藏式柜上摆一个叫“竹索琪玛”的吉祥木斗,斗内放满青棵,糟极和卓玛(人参果)等,上面插着青棵穗、麦穗花校和一种叫“孜卓”的绘有太阳、月亮、星星图案的彩脾。邻居或亲戚朋友来拜年,主人便端过“竹索琪玛”,客人用手抓起一点糌粑,向空中连撤三次,再抓一点放进嘴里,然后说一句:“扎西德勒”(吉祥如意),表示祝福。


五、酸菜

  到藏胞家作客,评价一般都要请你吃酸菜汤。酸菜了味道好,还可以调节口味,增大食欲,增加胃酸的分泌,起有条有理消化的作用。除此而外,吃酸菜还可以有条有理多排汗,有的人吃过便汗流浃背,可防治感冒。酸菜的做法很简单,把一般的蔬菜叶煮到快熟时,取出冷却,然后装入坛子或木桶里,再加一点冷水,密封好放在阴凉处,大约一星期左右就成酸菜了。藏胞们一般在春暖花开时开始忙于做酸菜,夏秋季做得最多。


六、奶制品

  九寨沟一带群众习惯养奶牛,牛奶很丰富。从春至秋,鲜奶源源不断流入牧民家的奶桶内,人们用它制作出多种多样的奶制品,日常食用的主要有奶酪、奶渣、奶皮、酥油和酸奶。奶酪是用提取过酥油的奶水加热、发酵,挤出水分制成的。把奶酪装入毛布口袋里,进一眇挤压去掉水分,摊干晒干,即为奶渣。将鲜奶盛在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熬煮,奶的表面即可渐渐凝成味捍可口的奶皮。提取酥油的方法是:先将鲜牛奶稍微加热,倒入一个1米多高的木桶里,桶里有个像活塞一样与木桶内壁间的尺寸相等的木杵,可以在桶内上下滑动。鲜牛奶倒入酥油桶后,用力上下抽动木杵,边疆上下抽打上千次后,牛奶就分离成奶油和奶水,黄色或白色脂肪质自动漂到表面,然后阍这些油脂捞出,揉成团状,放入清水冷却,就成了块状酥油。

  酸奶的制法是:将牛奶煮沸,倒入木桶,加少量的旧酸奶作发酵剂,温度在30摄氏度至40氏度之间,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随着乳酸酸度的不断增加,牛奶中的酪蛋白开始沉淀,凝结成像嫩豆腐一样的块状,并产生一种芳香的气味,这就是酸奶。


七、奶渣包子

  肉包子、菜包子甚至著名的天津狗不理包子,广东的鲜虾芙蓉包子你都一一领教过了,奶渣包子可能还是头一回吃。奶渣包子顾名思义就是用奶渣做陷,奶渣是什么呢?那要从牛奶的提炼说起了,新鲜的牦牛奶煮沸以后被藏族人用传统而独特的方式分解,最贵重最精华的是酥油,其次就是奶渣了,也就是提炼了酥油以后剩下的渣。新鲜的奶渣酸酸的,白白的,可以用来做陷,奶渣包子由此而来。奶渣晒干以后,藏族人把它当零食吃,也放在粥或者汤里面做佐料,干奶渣汉族人不太吃的惯,不过奶渣包子到是藏汉、老少皆宜。


八、九寨沟酸奶

  九寨沟一带群众习惯养奶牛,牛奶很丰富。从春至秋,鲜奶源源不断流入牧民家的奶桶内,人们用它制作出多种多样的奶制品,日常食用的主要有奶酪、奶渣、奶皮、酥油和酸奶。奶酪是用提取过酥油的奶水加热、发酵,挤出水分制成的。把奶酪装入毛布口袋里,进一眇挤压去掉水分,摊干晒干,即为奶渣。将鲜奶盛在锅里,用文火慢慢地熬煮,奶的表面即可渐渐凝成味捍可口的奶皮。提取酥油的方法是:先将鲜牛奶稍微加热,倒入一个1米多高的木桶里,桶里有个像活塞一样与木桶内壁间的尺寸相等的木杵,可以在桶内上下滑动。鲜牛奶倒入酥油桶后,用力上下抽动木杵,边疆上下抽打上千次后,牛奶就分离成奶油和奶水,黄色或白色脂肪质自动漂到表面,然后阍这些油脂捞出,揉成团状,放入清水冷却,就成了块状酥油。

  酸奶的制法是:将牛奶煮沸,倒入木桶,加少量的旧酸奶作发酵剂,温度在30摄氏度至40氏度之间,使乳酸菌大量繁殖,将牛奶中的乳糖分解成乳酸。随着乳酸酸度的不断增加,牛奶中的酪蛋白开始沉淀,凝结成像嫩豆腐一样的块状,并产生一种芳香的气味,这就是酸奶。

相关旅游攻略

 

 

中航国旅官方网站@ 版权所有 2004-至今   荣获《广州市诚信旅行社》称号   网站备案:粤ICP05015386号
本站参考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与本公司联系,我们将马上删除!   企业常年法律顾问:广东连越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