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溪海子介绍:
1933年5月的一天晚上,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降临叠溪。就在山脚下,依河而建的叠溪镇和十几个寨子数千人,其中有驻扎在叠溪镇的一个连的国民党官兵,在巨大的轰鸣声中,伴着江水顷刻间陷落在地壳断裂的缝隙中,下陷了五百多米……美丽的叠溪和繁华的叠溪镇从此在世界上消失了!这就是1933年震惊世界的松潘大地震。叠溪海就是那次大地震的遗迹。叠溪风光不再,留下的据说是世界上最大的沉陷湖泊。
叠溪海子位于岷江上游干旱河谷之中,两岸是高耸的裸露山崖,而她漫于其间。在山崖的灰色衬托下,叠溪海子显得格外湛蓝,格外清澈。海子一般都是妩媚温柔的,然而叠溪海子却不尽然。由于她的岸边没有婀娜的垂柳,湖中没有多姿的岛屿,加之四周皆是"肌肉暴突"的石山,因而给予叠溪海子男子汉般粗旷的性格,豁达开朗,无拘无束。
叠溪海子的水随山势蜿蜒,因由两个大小不同的海子连接而成,被分别称为上海子和下海子。长10公里,平均宽360米,水深80余米,4700多亩的水面碧波荡漾,素有“四面山峦回峰映、一潭碧水狭口流”之美誉。它们因水深而呈深蓝色,水面静止不动,幽深无限,令人叹为观止。叠溪海由地震遗迹和自然风光两大部分组成。地震遗迹与湖光山色浑然一体,织成了美丽的“中国庞贝”。
叠溪海子所在的岷江上游居住着古老、淳朴的羌族民族。早在三千多年前的殷商甲骨文中就记载着羌人的活动,他们是“神农氏”炎帝的后代,大禹王的子孙,在中国历史上曾经非常强大。汉、唐时期全国人口不到六千万人,羌族人口就达一千二百多万,遍布全国十五个省地,而至今仅存十多万人。羌民族勤劳善良、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尤以沙朗和羌笛闻名于世,唐代大诗人王维就有“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的诗句。
在松坪沟里,四处是羌人的歌,满眼是地震湖的绿。春来万物生机盎然,夏日百花争奇斗妍,秋来红叶满山映彩霞,冬至野鸭翔集。
如想了解更多国内旅游报价,详情请点击这里:国内旅游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