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关新加坡的最早记载是在公元3世纪。当时的中国人把新加坡称为蒲罗中,意为“半岛尾端的岛屿”。
又因为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是印度洋至太平洋的必经之地,所以海上来往的人们也贴切地把她称之为淡马锡(Temasek),意思是“海城”。
共和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新加坡的命运,新加坡人决定脱离英国寻求独立。
公元1959年,新加坡人的愿望顺利达成,继而推举李光耀出任第一任总理。
公元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北婆罗州(今沙巴)、沙捞越组成马来西亚联邦。此联邦由马来亚总理东古-拉赫曼提议筹组,但只维持了两年的时间。
公元1965年,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正式成为独立的新加坡共和国。
经过几十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在的新加坡不仅是世界最繁忙的港口之一,也是亚洲的工商业、金融业中心之一,而她更是景色优美的旅游胜地,度假休闲的理想之地。
自由港
新加坡的再度被发现是在公元1811年,一百名马来人在其首领田缅刚的带领下,来此地落户。8年后,英国的史丹福·莱佛士爵士在新加坡河岸登陆,他认为即使当地海盗猖獗,新加坡仍是一个最理想的英国海外贸易据点。
其后的110年间,莱佛士将新加坡建设成为自由港的理想逐步成为现实,自由贸易政策吸引了亚洲各地的移民来此辛勤工作以追求个人幸福,新加坡渐渐成为亚洲人理想中的天堂。可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的入侵使新加坡自由港的梦想破灭了。
狮子城
新加坡这个名称是由“新加普拉”(Singapura)衍生而来,“新加普拉”意谓“狮子城”。
相传13世纪时一位苏门答腊王子在第一次踏入新加坡岛游历时,看到一只如老虎模样的野兽,它“行动敏捷而美丽,艳红的身躯,漆黑的头”。有人认为,这很可能就是头狮子,于是王子就把新加坡岛叫做狮子城。
一个世纪之后,“新加普拉”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兵家必争之地。虽然战争的结果并无明显的赢家,但新加坡却成为最大的受害者。战后新加坡被各方所遗弃,房屋全毁而沦为丛林,从此沉寂隐没直至公元17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