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秧歌
东北地区的民间舞蹈有秧歌、龙灯、旱船、扑蝴蝶、二人摔跤、打花棍、踩高跷等,多在一起配合演出,统称为“秧歌”。秧歌旋律流畅,节奏欢快简洁,其红红火火的场面、丰富的舞蹈语汇、情趣盎然的姿态和灵动活泼的表演风格,历来深受人们的喜爱。
东北秧歌有悠久的历史,是北方劳动人民长期创造积累的艺术财富,它起源于插秧耕田的劳动生活,又和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农歌、菱歌、民间武术、杂技以及戏曲的技艺与形式,从而由一般的演唱秧歌发展到今天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间歌舞。
今天的东北秧歌形式诙谐,风格独特,广袤的黑土地赋予它纯朴而豪放的灵性和风情,融泼辣、幽默、文静、稳重于一体,将东北人民热情质朴、刚柔并济的性格特征挥洒的淋漓尽致。稳中浪、浪中梗、梗中翘,踩在板上,扭在腰上,是东北秧歌的最大特点。同时,花样繁多的“手中花”,节奏明快富有弹性的鼓点,哏、俏、幽、稳、美的韵律,都是东北秧歌的特色。
每逢重大节日,人们就会自发地组织秧歌表演和比赛。秧歌队的服装色彩丰富艳丽,多以戏剧服装为主。从装束上即可判断人物角色,有《西游记》中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白蛇传》中的白娘子、许仙,还有包拯、陈世美、秦香莲等,纷纷伴着锣、鼓、镲、唢呐奏出的热烈而欢快、谐趣而颠浪的曲调轻快上路。各种舞蹈中尤以踩高跷、舞龙、舞狮、跑旱船最为著名,这些舞蹈生动活泼,技巧高,造型美,深受群众喜爱。
冰河上的渔猎民族
完达山脉延伸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汇合的地方。这里,丰厚的山林、水产资源,滋养着一个只有四千人口,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顽强跋涉,并创造出独具北方渔猎文化特点的赫哲族。
赫哲族聚居在黑龙江省的同江市八岔、街津口民族乡,饶河县四排民族乡及佳木斯市郊的敖奇村。沿松花江入黑龙江再转向乌苏里江,一路既可领略北国的山水风光,又可尽情探寻和体会赫哲族人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赫哲”意为“下游”或“东方”。表明该民族在黑龙江下游,祖国东部边陲土著的史实。他们世代居住在三江沿岸的赫哲渔民,几乎一年四季都以水为伴,以渔为生。赫哲族渔民在艰苦的渔业生产条件下,练就了高超的生产技术和技巧。驾船跟踪,飞叉捕鱼,妙趣横生。堪称赫哲族传统捕鱼技巧之一绝。
冰雪建筑文化
黑龙江冬季漫长,气候寒冷干燥,冬季平均气温零下15℃到零下30℃,在这样寒冷的环境中生存恐怕是其他地区的人们所难以想象的,在长期的适应和改造生存环境的过程中,从竭尽全力开山凿洞抵御严寒到随心所欲利用冰雪资源制作冰灯、雪雕,东北人民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征服自然的过程,并随之形成了一套独特的冰雪建筑文化。
东北的冰雪建筑是起始于地下的。东北的古代民族为了在寒风凛冽的冰天雪地中生存,“常为穴居,以深为贵。”用九节梯子下到洞穴之中,在洞中生一火盆,周围铺着树枝、柴草或皮张来抵御风寒。但由于地下采光和通风条件差,人们开始利用木材和一些毛草,从深地下走到浅地下乃至地面,赫哲族早期居住的“地窖”、“马架子”就是此类过渡性住所。直到辽代女真族开始,东北人的祖先们才正式从穴居转变为在地面上建筑房屋居住,并辅以火炉、火墙、火炕等取暖设备。
时至今日,东北的建筑及相应的设施对人们防寒取暖依然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房顶--为迅速清除积雪而采用尖顶斜坡屋顶。但随着建筑材料的更新和建筑技术的改进,现在已少见这种建筑,只有哈尔滨市中央大街的一些尖顶建筑还保留着这些特征。
墙壁--东北建筑的墙壁厚度一般在50厘米以上,充分起到了防寒保暖的作用。哈尔滨建筑大学在西大直街上的主楼建筑(哈尔滨工业大学旧址),墙壁最厚的地方可达2.5米,且多为石料。该建筑不仅冬天保暖效果好,夏天也十分的凉爽。
窗户--多采用双层玻璃窗,由于密封好,还抽了真空,这种窗户在保温的同时也保证了室内充足的采光。
暖气--东北楼房一般采用烧煤集中供热,室温可达20℃到25℃左右。和我国南方冬季室内外温差不大正相反,东北冬季的室内外温差可达30℃到50℃!
谈到冰雪建筑文化时,不能不谈谈“火炕”。我国自古就有“南人习床,北人尚炕”的习俗。炕是北方人的“暖床”。尽管现在北方城市的楼房几乎已没有火炕,但很多北方农家仍然安卧火炕,“老婆孩子热炕头儿”仍是东北农村淳朴民风的象征。
雪域与森林
每当冬季来临,整个黑龙江大地上便“千里冰封、万里雪飘。”这一得天独厚的天然胜景在国内其它省市是难得一见的。所以一年一度的黑龙江省滑雪节和哈尔滨市冰雪节期间来黑龙江旅游便成了海内外游人的最佳选择。
哈尔滨的冰雪节在在每年的十二月份到翌年的一月份,一般正好赶在元宵节前后举行。这时,立春已过,华南大地已春意盎然。但在北国的哈尔滨依然是寒风凛冽,雪花飞舞,原野上一片银妆素裹,正是举行冰灯游园活动和进行冰雕比赛的好季节。
黑龙江省的另一大地方特色是森林。
山峦起伏,森林茂盛的大、小兴安岭,总面积达3亿亩,仿佛一双巨大的臂膀环抱着黑龙江省这片富饶的土地。
在大小兴安岭地区繁衍着大片的原始森林,林中生长着许多的珍贵树种,如兴安落叶松、樟子松、云杉、冷杉、红松、白桦林等。
在大小兴安岭中,野生动植物资源也十分丰富,有东北虎、驼鹿、樟熊、猞猁、野猪、水獭等珍奇兽类50多种,有飞龙、细嘴松鸡、等野禽200多种,有满山红、刺五加、山参、五味子等草本药材200多种,鹿茸、熊胆、麝香等更是不可多得的名贵药材。
冰雪饮食文化
黑龙江的冬天是寒冷的,但寒冷的自然条件却极大地丰富了这里的冰雪食品,黑龙江的冰雪食品如油而不腻,清爽可口,晶莹剔透,营养丰富,独特的口味中蕴涵着北国冰雪洁白自然、刚劲漂洒的文化特质,是北方冰雪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冰果。有冻梨、冻柿子、冻苹果、冻海棠等,品种很多。冻果中味道最美的要属冻梨。冻梨外表黝黑,硬如铁蛋,一咬一道白印。吃冻梨要先把它放入凉水中暖,刚入水的梨还会在表皮上结一层厚厚的冰,但用不多时即可融化变软。化好的梨一咬一口水,酸甜津凉,吃后顿时感到身心为之一爽。特别酒后能吃上个冰梨,既解酒,又助消化。东北地区早在辽代的契丹人(公元907-1125年)就有食冻梨的习惯。据庞文英《文晶杂录》记载,契丹人将已冻硬的梨“取冷水浸良久,冰皆外结,已而敲去,梨已融释。”
冰点。冬吃冰点是黑龙江人特有的偏好,走在街上,不时会看到头裹棉帽,身穿皮大衣,戴着棉手套,手持冰棍大快朵颐的人们,其神态之悠然,胃口之大,无不令人咋舌。
冻饺子。春节前,家家都要通宵包很多饺子,放在室外冻起来。冻实的饺子,当当作响,互不粘连,把它们用大面袋装好,随吃随煮,百吃不厌。由于黑龙江家家都有一个室外的天然“大冰箱”,这样,一次辛苦,就可免除每日操劳做饭之苦。
冻豆腐。豆腐是东北冬季的主要副食品之一,将整板的鲜嫩豆腐,送到户外冻上即可。冻豆腐不同于鲜豆腐,内部呈蜂窝状,口味独特,与肉、鸡或各种蔬菜一起烧制,易于吸收汤的味道和营养,吃起来松软有滋昧,如南方的烤夫一样。
多彩的民俗民风
黑龙江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现有少数民族46个,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生活习俗和文化风骨,其中尤以赫哲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锡伯族和柯尔克孜族特点淳厚,他们的节庆活动、渔牧耕种和手工服饰等鲜明独特的民族特征都为这块富饶美丽的黑土地增添了夺目的光彩。
质朴的猎人--鄂伦春族
鄂伦春--意为“住在山岭上的人们”或“追逐麋鹿的人们”
居住特点--搭拆方便的简易房屋“仙人柱”
服饰特征--狍皮、鹿皮服装
特色工艺--狍皮手套
民族音乐--赞达仁、圈舞
民族节庆--篝火节
民族信仰--萨满教
冰河上的渔猎民族--赫哲族
赫哲--意为“下游”或“东方”
服饰特征--鱼皮衣、鱼皮靴;鱼骨、鱼刺饰物
特色工艺--鱼骨、鱼刺饰物
民族特色--三套车(狗拉爬犁)、鲜美的生鱼片
民族节庆--乌日贡节
民族信仰--萨满教
勤劳的耕耘者--达斡尔族
达斡尔--意为“耕耘者”
服饰特征--狍子皮帽、长袍、皮裤和绣有精美图案的坎肩
居住特点--“介”字形草房、弯子炕
特色舞蹈--罕伯舞
民族节庆--阿聂节、黑灰节
民族信仰--萨满教
射箭之乡--锡伯族
锡伯--意为“带钩”
服饰特征--长袍;绣有花鸟、蝴蝶图案的夹袍和坎肩
特色工艺--儿童的虎头鞋和虎头帽、古式响箭
特色食品--发面饼(发拉哈额分)、全羊席
民族节庆--抹黑节、杜因拜专扎坤节
民族信仰--崇拜猎神、渔神、天地神和希林妈妈
豪放的草原牧人--柯尔克孜族
柯尔克孜--意为“四十个姑娘”、“四十个部落”或“草原人”
服饰特征--白色羊毡帽;男子圆领衬衫配宽脚裤、高筒靴;女子对襟上衣配皮长裙
居住特点--红柳、毛毡制圆形毡房
特色工艺--驼皮制品(驼皮碗、驼皮壶、驼皮桶)、壁挂
民族音乐--英雄史诗《玛纳斯》
民族节庆--古尔邦节、肉孜节(开斋节)、叼羊比赛
民族信仰--伊斯兰教
山林中的驯鹿者--鄂温克族
鄂温克--意为“住在大山林中的人们”
服饰特征--狍皮、鹿皮、羔皮、水獭皮或猞猁皮等兽皮、兽毛制成狩猎服装
特色工艺--精致的桦皮、蘑菇制品以及刺绣、雕刻、剪纸等手工艺品
民族音乐--民歌《敖包相会》
民族节庆--米阔鲁节、奥米那楞会、敖包会
民族信仰--崇敬火神、崇拜天鹅(斡日切)
想了解当地完整的旅游信息,请点击这里:黑龙江旅游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