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呼和浩特
呼和浩特,蒙古语意为“青色的城”,亦称“青城”。呼和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的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位于内蒙古中南部的土默特平原上,南临滚滚奔流的黄河、北靠连绵起伏的阴山。呼和浩特市辖玉泉区、新城区、回民区、赛罕区、土默特左旗、托克托县、清水河县、和林格尔县和武川县等9个旗、县、区。全市总面积17146平方公里,市区面积77.9平方公里。总人口243万,其中市区人口123万,居住着蒙、汉、回、满、达翰尔、朝鲜等37个民族。
呼和浩特是座具有悠久历史的塞外古城。公元前306年,赵武灵王在阴山下筑长城,并设云中郡;郡治故址在今呼和洁特市西南托克托县的古城公社所在地。西汉武帝时,在河套地区兴建了一批军市。今呼和浩特东郊的塔布托村就留有西汉时期的土城遗址。土城为内外两重,外城周边3公里,是座长方形土筑小城,为当时的民居及兵营所在地;内城为官署驻地。魏晋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拓拔部在北方兴起,它的早期都城“盛乐”即在今呼和浩待南面60公里的林格尔县境。隋唐时期,呼和浩特一带是突厥人的活动范围。唐太宗贞观年间,唐军于云中大败突厥于白道(今名蜈蚣坝,在呼和浩特市北)。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唐王朝在今呼和浩特周围地区设立了东、中、西3个“受降城”。公元10世纪初,契丹人建立了辽国,在此设天德军及丰州。丰州故址在今呼和浩特东南约20公里的白塔村附近。明隆庆六年(1572),蒙古土默持部领主阿勒坦汗来丰州一带驻牧,不久统一了蒙古各地和漠南地区。万历九年(1581),阿勒坦汗和他的妻子三娘子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明王朝赐名为“归化”。此城筑成后不久,阿勒坦汗便去世,其妻三娘子成为这座城市的主宰。三娘子力主与明王朝和睦相处,以致蒙汉两族不用兵革达30年之久。长城沿线的人们为纪念这位草原女杰,将此城称作“三娘子城”。清初,三娘子城被清军焚毁。康熙三十三年(1694),湾王朝为彻底打败新疆境内之蒙古准噶尔部队,在原三娘子城外增筑了一道外城,对准噶尔部战争胜利后,距旧城2.5公里处又增建一驻防城即新城,并命名为“绥远城”。清朝末年,将旧城(归化城)和新城(绥远城)合并,称“归绥”。1928年,绥远建省,将归绥县城区设为归绥市,作为省会。日寇占领期间,曾改称为“厚和特别市”。1954年,撤消绥远省建制,组建内蒙古自治区,并将“归绥”更名为“呼和浩特”,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
呼和浩特市交通方便,有京包铁路和110国道通过市区,距北京仅有669公里,京包高速公路大大缩短了两地间的交通时间。呼和浩特机场为4D级民航机场,与北京、广州、长沙、西安、太原、石家庄以及自治区内的锡林浩特、赤峰、海拉尔等地有定期航班,交通条件十分便利。呼和浩特市容整洁,城市绿化良好,市内建造了"青城"、"满都海"两处大型公园和多处街心供参考公园。市内有民族商场、天元商厦、百胜购物中心、北京华联商厦、维多利商厦等大型购物商场和义乌、祥和、通达等大型批发市场。近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得到明显改善,各主要交通干道(机场路、东风路、海拉尔路、中山路等)已重新扩路,修缮和绿化新华广场、街心花园,正在实现"现代化首府城市"的建设目标。不论哪个季节,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都掩映在飞红流翠之中,使呼和浩特成为名符其实的"青色之城"。
呼和浩特具有悠久的历史,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城区内保存有丰富的珍贵的名胜古迹,如:人类旧石器时代的大窑文化遗址、坐落在大黑河畔的昭君墓、东郊辽代的白塔(即"万布华严经塔")、公主府、将军衙署、玉泉井;呼和浩特市又被誉为"召城",有着丰富的召庙文化,这里有大召寺、五塔寺、席力图召、乌素图召等。呼和浩特不仅拥有鉴证历史的文物古迹,还拥有美丽的自然景观,哈达门国家森林公园、乌素图旅游开发区、哈素海旅游度假村、大青山避暑山庄等景区(点)无不是风光秀丽,景色怡人之处。
想了解当地完整的旅游信息,请点击这里:内蒙古旅游攻略
©2005-至今 中航国旅官网 粤ICP备05015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