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莱旅游游记,文莱旅游感想
文莱达鲁萨兰国,位于全世界第三大岛———婆罗洲岛西北部,在马来西亚东部沙捞越州和沙巴州之间,面积为5765平方公里。三面与马来西亚的沙捞越州接境,并被分隔为为相连的两部分,北面濒南中国海,海岸线长约161公里。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年平均气温28℃。古称渤泥。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建立苏丹国。16世纪初达到极盛时期。面积5765平方公里。马来人占65.2%,华人占20.4%,其它土著占7.9%,印度人占3.1%。马来语为国语,通用英语和华语。伊斯兰教为国教,其它还有佛教、基督教、拜物教等。每天输出的21500桶石油和大量的天然气使它成为令人称羡的世界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文莱沿海为平原,内地多山地,西部多沼泽。属热带雨林气候,终年炎热多雨,森林面积3/4。马来语中“文莱”为“植物”,在国名中专指芒果。
文莱真是一个小国家,她嵌在加里曼丹岛北部,北临南中国海。只有5765平方公里的土地,还要被马来西亚的沙捞越隔成东西两部分。说这里是“婆罗州闪亮的明珠”倒也不为过,70%都是森林,飞机上望去,一片绿意葱茏,那可真是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呢。由于距离赤道太近,只有400多公里,所以文莱是没有台风的,一年只有雨、旱两季。我们到达的时候,刚巧碰上下雨,还担心玩不好。好在只在首尾两段短时间下雨,其他行程都是晴到少云。热倒挺热,这里常年20多30度的,我们一下飞机,就把外套全脱了,只剩一件长袖单衣,还是出了一身汗。
这样一个小国,却是富得流油,或者说“流油得富”。1984年才独立的文莱,凭借着石油和天然气的优势,在20世纪末人均GDP就达到了2万美元。这帐是很好算的,这个国家才33万人,却能每天生产20万桶石油,每桶卖30美元!
文莱给我们的第一个印象,就是在飞机上俯瞰时,夹杂在绿树丛中的一幢幢独立的彩色小别墅,看上去一般不超过三层。看来有钱人都不爱住高楼。我们在汶莱见到一座已经建好、外表全用绿色玻璃窗装饰的现代化建筑,也不过十层的样子,但导游说自911之后这座“高楼”便荒废了。好可惜。有钱人的做派就是和我们不同。也难怪,在文莱,当地人要建房子,只需要向政府交一块钱买地!大约折合人民币五元,真的是非常象征性。一个团友于是生出这样的感慨:其实穷人和有钱人都是一样的,一样怕死。不同的是,有钱人可以行动,穷人只好听天由命。有钱人说不住高楼就不住高楼,穷人有得住就不错了,还能有什么脾性?
文莱的首都为斯里巴加湾市。斯里巴加湾市人口约10万,是文莱的首都和最大城市,市区集中了全国的中枢机构--政府各机关。但是这里却全无大城市的喧嚣。而且城区很小,步行一个小时就能围着市区转一圈,这里既没有超高层建筑,也没有商业街。市中心建有能停1000辆汽车的大停车场,宽阔的大草坪上可以踢球。清真寺、皇家资料馆、国会大厦等各种建筑千姿百态,但路上行人少得出奇。静静的城市中,只有来往车辆发出的沙沙声音。
文莱着实小得可以,小到我们有信心,只要在这里呆上一个星期,就可以把街道地图全给画出来了。我们的车成天在首都斯里巴加湾市打转,明明是相邻的两个景点,偏要游完一个再兜去别处,然后又兜回来。像赛福鼎清真寺、YAYASAN购物广场、水上村,全都在一起,导游偏要领我们参观了一个,然后手一指旁边那个:“我们现在先去午餐(或其他景点),待会再回来参观这里。”
水上人家对岸的汶莱河畔、加东闹市区,以及几条主要街道,我们都至少走过了三四次。这样“游车河”也好,一来不至于早早把景点看完了无事可干,二来就算是最没有方向感最不会认路的人,经过这样百转千回的兜圈之后也能指路了
博而基亚清真寺(杰米清真寺)是文莱最大的皇家清真寺,是当今苏丹1994年生日那天正式开放的。29个金碧辉煌的园顶是为了纪念历史上29个苏丹统治的朝代,4个189英尺高的尖塔装饰着蓝色和白色的马赛克,60000平方英尺的礼拜堂可以同时容纳3500人,指示着麦加方向的壁龛装饰着黑色大理石和镀金瓷砖,巨大的枝形吊灯是由奥地利产的顶好水晶和24K镀金做成,就是在室外的8个立柱顶端也装饰着许多24K金的金星。
杰米清真寺相当值得一游。号称全东南亚最大的清真寺。在进入这座清真寺以前,我们到下榻的旅店旅游车已经从它的边缘擦身而过了。因此我们对它的外形相当熟悉,最终的拜访也显得很尊重了。女客是必须穿上黑色长袍才能进去的。男士也必须衣冠整齐。
杰米清真寺在导游口中称为“国王的清真寺”,是汶莱第29任、也就是现任苏丹于20世纪90年代建造的。清真寺很大,男女两个朝拜室分别能容纳3500人和1000人。里面的设施全部电子化,包括最基本的自动感应的水龙头——那是装在朝拜室外面宽敞的前厅里的,水龙头装在大理石上,洗手用的,洗脚用的,分得清清楚楚——回教徒在朝拜前是要全身沐浴干净,洗干净手脚脸面才能进朝拜室的。在朝拜的时候真正是男女有别,男性祭司不能进入女性朝拜室,于是在女性朝拜室里的墙上装有多个闭路电视机,以便女教徒可以及时按照隔壁男性朝拜室的祭司的演示同步礼拜。
这个清真寺又有名“蓝色清真寺”。从外面看,白色蓝花的柱子高耸入云,29个金色圆顶在阳光下熠熠生辉。那都是纯金贴面的,包括清真寺外面长长的围墙上无数的小圆顶,也都是纯金打造——行人随时可以摸到,但没有人去理它。有钱的国家,有钱的国王。没人知道苏丹花了多少钱建这座清真寺,但汶莱苏丹的富有举世闻名,据说他的身家超过360亿美元。前几年《亚洲华尔街日报》曾选出过去1000年来全球最富有的50人,其中仍在世的只有比尔·盖茨和汶莱苏丹。
我等游客对数字没概念,倒是文莱家家户户及公共场所挂着苏丹和王后的画像,让我们印象深刻。年过半百的苏丹看上去双目炯炯有神,头发乌黑,戎装笔挺,英俊非凡,最多40出头的样子,终于明白现实比艺术更高明,这么一个活生生的人物,能不比周润发演的国王吸引么!
而且这苏丹还不滥情。导游以一种自豪的口吻说,虽然汶莱男人可以娶四个妻子,“但是我们国王只有两个太太哦。”王后是苏丹的表妹,而空姐出身的王妃因为做了对不起苏丹的事,已经被罢黜了。但是苏丹送给她的巨大水晶塔还在,成为我们参观的一个景点。
斯里巴加湾市有一座现代化的大型豪华游乐场———水晶公园。据说在汶莱苏丹48岁生日的时候,王妃送给苏丹一只4500千克的超级大水晶作为礼物,由此有了建造这座水晶公园的庞大计划。水晶公园建造时耗巨资约13亿文币,于1994年正式开放,拥有众多现代化的游乐设施,集美丽的自然景色和花样繁多的游乐项目为一体。
水晶塔在遮鲁东公园门口,这个公园是苏丹的四弟建造的。这位“长得像刘德华”的四王爷在导游口中是个花花公子,同时又是个大肆挥霍的败家子。据说苏丹就是受不了他的大手大脚,才罢免了他的财政部长职务,自己来兼任。但是事情总有一体两面,每当车子在市区行走,导游不断指着这建筑那建筑说是四王爷造的之后,总要加上一句:“如果没有四王爷,斯里巴加湾就没有那么多旅游景点了,没什么好看的了。”
这也是,切肉不离皮,上阵还得亲兄弟。石油早晚有采完的一天,苏丹也在考虑发展其他经济了。开发旅游,总不会是坏事。像遮鲁东公园里的音乐喷泉就实在让人过目难忘。每小时一次,每次20分钟,不说要耗费多少钱财,那效果真是一流,称得上视听的盛宴。五光十色的水柱水流,千姿百态的流动造型,和着不同主题和风格的音乐,真像是水中仙子们在翩翩起舞,忽而激情荡漾,忽而柔情万缕,音乐与喷泉,配合得天衣无缝。
我的感觉是,四王爷建造的多是娱乐设施,游乐园啦,酒店啦,而苏丹则喜欢给人们奉送精神食粮,“国王的清真寺”,“国王的图书馆”,唯一物质一点的是“国王的购物广场”YAYASAN,大约是苏丹想为人民创造一个就业和消费的场所。我们看到YAYASAN里的人群也还是相当稀少。一来因为汶莱确实人少,二来因为很多人不在本地消费。导游说,人们挣了钱喜欢在假日到物价比较便宜的马来西亚去花,反正很近,开车两个小时就到沙捞越了。而且,文莱全面禁酒,在马来西亚,至少买酒方便。文莱人喜欢到马来西亚度假,也许还因为这个邻国有比较多的娱乐活动吧。汶莱是严格的回教国家,几乎没有夜生活。遮鲁东公园号称东南亚最大的主题游乐园,却也只是占了一块很大的地方装上许多老少咸宜的游乐设施,如回旋木马、游船、滑梯什么的,适合一家大小体验天伦之乐,非常健康。这个公园白天不开放,因为天气太热,本身就人口少,本地人夜里才出来玩。
苏丹纪念馆里头装的可都是苏丹富可敌国的各种物件,还有各国领导人赠送的礼物。我们见到一辆晃眼的巨大金色车子,那就是现任苏丹登基时的黄金座驾,包括表面贴金的车体和纯金饰件。
皇宫只能在宫外眺望。据说在努洛伊曼皇宫里,有一千七百多个房间,是国宴之地。欲参观皇宫则要在国庆日前往,或在斋戒日月要结束后的开斋节前往,此时大门洞开三天,游客还可以趁此机会排队进去和苏丹握手。
苏丹王宫自然也是只能看个“外观”,照张相而已。但我们恰好碰上王宫里贵族出行的一幕,因为发现警察拦住了来往的车辆,旅游车有经验的司机知道有贵族要出来了。于是我们屏息静气等了十多分钟,才见到一辆黑色小轿车从王宫侧门箭一般地窜出来,一眨眼就不见了。我连一张照片都来不及拍,眼尖的同事倒看见里头坐的只是两个青年男女。车子一走远,警察就放行了。其实汶莱虽然人人有车,大街上小轿车遍地跑,公共汽车反而又少又小——我们的大巴旅游车几乎就是最“巨无霸”的了,一路都见不到“同类”,但汶莱的交通并不拥挤。不过但凡有贵族出行,一定封路。人们也不埋怨,毕竟苏丹给了人民这么优渥的生活,人民也很自然地尊崇国王和贵族了。
总之,我们足迹所到之处“莫非王土”。参观的景点大多是王室家产,包括现任苏丹父亲,前任苏丹建的清真寺——赛福鼎清真寺。28任苏丹的清真寺外观以白色为主,没有29任的辉煌,但也落落大方,格局严谨。
水上人家总算是一个与王室瓜葛较少的景点了,文莱亦拥有世界上最大的传统水上村落。如果太宁静使你觉得寂寞,可以到水上村庄里走一走,这里到处是兴高采烈地放风筝的孩子,还有忙于洗衣服的母亲。历经几个世纪的水上城市坎旁阿亚依然留存着昔日的风貌,各种由石柱支撑,木板盖成的水上房屋布满了文莱河的两岸,拥有居民约3万人。水村有学校、诊所、警察局及回教堂。游人可进入水村居民家中感受他们的日常生活。
但不等于没有瓜葛——因为国王的先辈们都是住在水上的。所以,汶莱的水上人家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被保留,那些绵延相连的房舍,外表是破旧的由扎在水里的水泥柱子撑起来的木板建筑,内里却大有洞天。正如导游所强调的,水上人家不是穷人。其中,屋外摆满各色鲜花,屋内空间极大,布设豪华。踩在厚厚的地毯上,完全想象不出下面就是河水。只是规划有些乱,我们从宽敞的前厅走向后面的厨房时,经过一个相对狭窄的过道兼休息厅。那里电线缠杂,靠墙竟一溜儿摆了三部电视机。
在水上人家还可以品尝主人家的手制糕点。真的很好吃,马来人做糕点有一手,这些颜色鲜艳、味道清香的“马拉糕”,我们在文莱吃了不少,在马来西亚反而没什么机会吃。坐船的感觉也很好。这么大的一片水域,竟然扎堆了这么多的房子,形成功能齐全的水上村落,住宅、学校、清真寺、警察局、消防局一应俱全,也真是蔚为壮观了。“东方威尼斯”,想来也不是虚名呢。
在汶莱的话题,绕来绕去都离不开它的富有和它的宗教。回教的清规戒律本来就多,很讲究自我约束。在汶莱是严格禁酒的,猪肉对于这里占主体的马来人来说也是禁品,华人要买只能到指定的店铺偷偷摸摸地透过一个小洞交易。至于每天5次的朝拜更是不含糊了,那些华丽的清真寺可不是盖来当摆设的呀。不过为了方便起见,也不必非到清真寺的,朝拜要准时准点,地点却不拘泥。就算上飞机,也要朝拜的。这次东南亚之旅我们一共坐了4次飞机,全是汶莱航空的,每次起飞前都要播放向安拉祈祷的经文,而飞行过程中,机上的小电视屏幕在不停显示出飞机的飞行方向、高度、速度等数据的同时,还要标明麦加的方向!飞机上的空姐,也全用头巾包裹得只剩一张脸,只在一次演示氧气罩使用方法的时候除下过头巾。
汶莱机场居然有不少的女性工作人员,当然无一例外裹着头巾,但我在过关时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一位女性关员面前放着一个打开的大盒子,里面装着大大小小的公章——当然啦,过关总要在护照上盖上几个章,她也正在拿着这些印章盖呢。但是,那打开的盒盖背面,居然是一面镜子!大约有一张A4纸那么大吧。我真是没想过这么严肃的公章盒居然有这样的设计,难道是为了观察背后的人?但最方便的还是观察自己——要说伊斯兰妇女不喜欢打扮,真是打死我也不信啊。
汶莱机场很小,于是我有幸见到了据说一般国际机场都有的专为伊斯兰教徒所设的朝拜室。距离洗手间不远,(顺便说一句,那机场的公用洗手间居然有包含立体浴室的单人间,实在高级——比我在广州住处的浴室还要豪华。)虽然很小,但也一丝不苟,门前照样有供人朝拜前洗浴的水龙头。
这真是一个很富的国家,尽管现在在亚洲排名已掉到第三了,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人均1.3万美元的GDP数字还是傲人的。若用一个字形容汶莱,只能是“富”。俩字呢,肯定是“有钱”了。考虑到那里国家的钱几乎就是国王的钱,也可以用一个成语“富贵逼人”来形容。要再具象一点呢,就以清真寺如假包换的金顶为代表吧——这是一个用金子堆起来的国家。
在这里生活,悠闲富裕,国家福利又好。医疗、教育,都不成问题。汶莱人少,所以鼓励生育,孩子落地政府就把他以后的教育都包起来了。汶莱人看病也不用花钱,若得了重病要到国外医治,政府还负担来回机票的费用。难怪导游说,生病也会偷笑的。
既然这样,干脆移民到汶莱吧,有人开玩笑。导游却严正告诫,汶莱不鼓励移民,要入籍只有一个办法,就是和当地马来人联姻,同时改信回教。那可不是走形式,要正规地上学校,正式地依照各种清规戒律生活的。
可见凡事均有代价。别的不说,单单每天5次朝拜,恐怕就不是谁得能应付得来了。平时需要值早班的同事一致认为,雇个穆斯林值早班最好了。5点钟就爬起来,向安拉祈祷完了正好开始早班工作,保证不会误班。
不过汶莱也有对华人宽容的一面,华人的影响,多少是有的。汶莱也有农历新年,虽然只放一天假。过年的时候人民会到王宫向苏丹拜年,而苏丹和王后也会给老百姓发利是,只不过利是封不是红色的“红包”而是绿色的“青包”。
在汶莱逗留时间不是最长的,但“异国风情”的味道却是最浓的。最低限度,我们都学会了几句马来话,像搞笑版的:“短短”即“先生”,“胖胖”为“女士”,“等你妈嫁先”是“谢谢”。(我还是在某个加油站的洗手间看到英文和马来文对照的告示,才明白了它的正确拼法:TERIMA KASIH。哈哈。)出发前拿到的机票上写着BANDAR SERI BEGAWAN,我还以为是汶莱的名称,后来才知道那是首都斯里巴加湾,“美丽河流之城”,而汶莱,全称BRUNEI DARUSSALAM,“汶莱和平之邦”的意思。